同事之间相处的边界

职场 admin

有人说:“千万别和同事做朋友,有些人会恶心到你。”

同事就是同事,不是家人,也难以成为好朋友。

你为人善良,但别过分善良,别把关系搞混了。

越在高处的人,越谦卑;越是职位不大不小的人,越嚣张。

想在职场上混得好,处理好同事关系,很重要。

想要得到同事的帮助很难,同事要破坏你的好事却轻而易举。

同事关系再好,一旦做了以下几件事,也会变成仇人。

同事之间相处的边界(职场规则你要懂)(1)

01

第一,揭露个人的隐私。

隐私就像鱼钩上的诱饵,看起来很诱人,闻起来很香,但是你触碰到了,就会很受伤。

比方说,某个女同事,和上司关系特别好,还常常一起出差。难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。当有人说,他们有了婚外的爱情。你要是盲目跟风,说了很多咬耳根子的话,上司对你的印象,就大打折扣了。

俗话说:“谁人背后无人说,谁人背后不说人。”

很多人际关系,就坏在一张嘴上。

一开口,就把人得罪了,以后见面,彼此都会很尴尬。

一般来说,同事之间,真正的人脉关系、家庭的丑闻、同事之间的感情瓜葛、上司犯过的错误、特殊的津贴等,都是比较私密的事情,你不要去打听,即便知道了也不要去宣传,一笑而过就好了。

如果别人揭露了你的隐私,也不要耿耿于怀,就当没有听到而已。当你不去理会的时候,别人就自然闭嘴了。要懂得,没有人,愿意对一堵墙说话。

揭露隐私,是伤害人的事情。如果你做了这样的事情,得罪人,在所难免。

02

第二,有家庭的异性同事走得太近。

前年夏天,我们单位新来了一个女大学生。

因为她和生产部经理走得很近,并且来了半年不到,就被提拔为生产部办公室副主任,大家就议论纷纷,说女大学生做了缺德的事情,明知经理有家庭,还暧昧不清。

为了避嫌,女大学生被调往人事部。但是,她的丑闻,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更多了。一些原本是捕风捉影的事情,反而得到了证实。

为了保住位置,经理果断和女大学生断交了。

从此,女大学生在单位上,很尴尬,不得不辞职了。

因爱生恨的事情,在单位里,常有发生。如果两个人不是单身,就真的不要谈恋爱了。

毕竟,同事每天都要见面,如果关系不纯洁,以后不知道如何相处。男女同事,一定要保持距离。

同事之间相处的边界(职场规则你要懂)(2)

03

第三,无底线地欺负老实人。

俗话说:“马善被人骑,人善被人欺。”

任何单位,都喜欢欺负老实人。似乎老实人的事情,永远做不完,加班加点最多,也很少被表扬。

挑选柿子的时候,我们都喜欢拿软柿子。可是,你用力去捏软柿子,反而会弄脏自己的手——软柿子容易爆裂。

老实人在单位上,平时一直低着头,不会和别人较劲。但是你把他逼急了,也会反咬你一口,和你变成仇家。

兔子急了也咬人,狗急了也会跳墙。

真正有头脑的人,会主动和老实人交朋友,而不是一直碾压老实人。老实人会帮助你做很多事情,但是不能取代你去做任何事情。

做人应该有底线原则,真的不要让老实人一直吃亏。要懂得,老实人觉醒的时候,你连下跪的机会都没有。

04

第四,把小圈子的利益看得太重。

任何一个单位,都有小圈子。

小圈子的存在,有着积极的意义——可以一起处理比较难的事情,关键时候可以抱团发展。

当然,小圈子也有很多弊端。一旦圈子里的领头人犯错了,大家都要跟着吃亏;圈子利益太多,会得罪其他的小圈子;圈子实力太强,就会让单位工作无法开展。

聪明的人,借助小圈子,让自己有靠山,工作有合力。但是,他不会因为小圈子的利益,弄丢了单位这个大集体。

如果你盲目维护小圈子利益,就把圈外和大集体里的人,都得罪了。

比方说,圈子里的人犯错误的时候,你不明就里地包庇,你就成为了“同伙”,不仅要一起承担责任,还要被圈外的人打压。

做人,要以大局为重,正确处理小圈子和大集体的关系。

同事之间相处的边界(职场规则你要懂)(3)

05

结束语。

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不管在哪个单位,大家都是为了利益才凝聚在一起的。

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,损失了别人的利益;也不能把自己应得的利益,拱手让人。

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?

处理同事关系?第一,从格局上,人人平等,不管是上司还是下属,都一视同仁。不能对上司唯唯诺诺,也不能对下属趾高气扬。

第二,提升个人的气质和能力。大部分的单位,都用效率说话。你不能给单位带来效益,不管多会做人,到头来还是要“走人”,老板是不想养闲人的。

第三,主动和同事沟通协调。不管遇到什么事情,不能武断,要全方位了解,主动沟通,形成一致建议。

第四,亲君子,远小人。遇到那些无法相处的同事,你不能委曲求全,该拒绝的还是要拒绝。得罪小部分不安好心的人,对你没有坏处。

同事相处,最好是遵循这样的原则——做好自己,别管他人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别人,用成绩去“说服”上司,带着友善的态度去上班。

记住,不到万不得已,别得罪人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